- 上海液壓油缸_上海液壓系統_上海液壓機_液壓機制造廠家 上海子鷹液壓設備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一
-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洞涇鎮振業路202號 郵編:201702 滬ICP備13011778號-1 網站地圖二
- 手機:135 0160 7526 電話:021-6152 5233 郵箱:ziyingyeya@163.com 網址:http://www.nycnotkansas.com
上海子鷹液壓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180 4990 1826
銷售:135 0160 7526
電話:021-6152 5233
銷售QQ:25129 77687
售后QQ:10726 97471
售后:180 4998 5272
傳真:021-5974 5822
廠址:上海市松江區洞涇鎮
---------振業路202號
試驗項目
1. 油缸試運行(無負載運行)
2. 啟動壓力試驗(最低啟動壓力)
3. 耐壓試驗(最高壓力31.5Mpa)
4. 內泄漏試驗
5. 外泄漏試驗
6. 行程檢測試驗
三、工作原理
1. 主泵/高壓泵供油及調壓
液壓系統先由主泵(大流量柱塞泵)供油,經三位四通換向閥進入油缸,完成油缸的試運行及啟動壓力試驗,壓力一般小于2Mpa,由面板上“低壓調節”溢流閥調定。耐壓試驗時,“快速升壓”換向閥得電,當壓力上升到P轉/8Mpa時,主泵經電磁溢流閥自動泄壓,系統由高壓泵(小流量柱塞泵)供油,壓力由面板上“高壓調節”溢流閥調定,按油缸試驗要求確定,但不得超過31.5Mpa。
電磁溢流閥的調定壓力要高于P轉系統才能正常工作,現調至25Mpa。
2. 油缸保壓采用雙向液壓鎖和小流量蓄能器組成保證回路,可使測試時油缸保壓持久可靠,減少高壓泵的工作時間和系統的能耗。
3. 油溫自動控制當油溫過低時,自動啟動電加熱器,待油溫上升至設定值時,自動停止加熱。當油溫過高時,冷卻泵自動啟動,抽取熱油送往風冷器,經風冷后回油箱,待油溫下降至設定值時,風冷卻系統自動停止工作。(溫度設定詳見電氣操作)
4. 氣排油回路當油缸各項檢測項目結束后,將壓縮空氣接入油缸有桿腔,推動活塞桿縮回,使無桿腔油經過濾器后回到油箱。氣壓由面板上“氣壓調節”減壓閥調定。
四、結構及功能
1. 整體結構
試驗臺為單體落地式結構,全部元器件均裝在試驗臺上。正面由顯示與操控面板、工作臺組成,后部安裝油箱、泵、閥等系統裝置及氣動裝置.
2. 顯示與操控面板
2.1面板上部第一排為四只精密壓力表,依次為左口高壓表、左口低壓表、右口低壓表、右口高壓表。采用低壓表可更精確的顯示油缸啟動壓力。當系統壓力升高時,壓力表減壓保護閥(裝在兩側出油塊下方)可自動切斷進入低壓表的油路。
2.2.面板第二排為三只耐震壓力表,依次為氣壓表、系統壓力表、主泵壓力表。[注意:主泵壓力表僅顯示主泵(大流量柱塞泵)工作時壓力,而系統壓力表還要顯示高壓泵(小流量泵)工作時的壓力]
2.3.面板第三排有六只壓力表開關,需要是可切斷通往壓力表的油路。僅第二只為二位三通手動氣閥,拉出時向油缸送氣,推回時讓油缸排氣。
2.4.面板第四排有四只調節手輪,依次為“氣壓調節”,控制送往油缸的氣壓;“速度調節”,控制油缸的運行速度;“高壓調節”控制系統最高壓力Pmax≤1.5Mpa。根據被試油缸的耐壓試驗壓力要求確定“低壓調節”控制系統低壓運行壓力。通常<2Mpa油缸試運行及啟動壓力時調壓使用。
2.5.面板第五排左右各裝一只出油集成塊,每塊正面配有二只出油快速接頭(一用一備)及一只壓縮空氣快速接頭,均通過軟管與被試油缸連接。每塊上方裝有二只球閥,靠外側的二只“出油球閥”用來接通或切斷油缸與回油管的油路;靠內側的二只“回油球閥”用來接通或切斷油缸與回油管的油路,用于油缸的排油。每塊內側裝有一只“直角截止閥”,打開截止閥可使油缸內腔油液從該閥口排出,測量油缸內泄漏。該閥也可用于油路卸荷,以減少操作力。
2.6.面板上包含的電控操作板包括溫度設定、壓力設定、各種必須的按鈕、指示燈等。(根據設計確定)
3.工作臺
工作臺用于放置被試油缸,(尺寸長1500mm;寬500mm)為干凈回收測試操作過程中流出的液壓油,工作臺裝有臺面過濾器,過濾器具有“迷宮式”結構,使油中大顆粒物沉淀,并經磁性過濾、濾網過濾后返回油箱。
4油箱及附件
油箱正面右側有液位計顯示油位。正面下方左右各有一個放油螺塞,用于油箱換油和清洗時排放用。油箱兩側均配置矩形清洗窗口供油箱清洗用。油箱內部有一隔板用于隔離吸油區與回油區,使油液產生C性循環流動。
油箱后面蓋板左側是空氣濾清器,供排吸空氣及添加液壓油過濾使用??諝鉃V清器里側是液位開關,低液位報警。蓋板右側是磁性回油過濾器,系統回油先經強磁鐵進行磁性過濾,在經二次精密過濾。當濾芯污染堵塞時,發訊器發出開關訊號報警,提示操作人員及時更換濾芯。
油箱后面下方裝有三只電加熱器,用于油液加熱。左電加熱器旁靠近風冷器回油軟管處裝有溫度傳感器,上傳實測油溫。右電加熱器旁裝有溫度開關,當意外超溫時可自動切斷電加熱器電源。
5. 液壓裝置
5.1.主油泵電機組由大流量柱塞泵、電動機、油泵座、聯軸器、吸油過濾器等組成。臥式安裝在油箱面中前部,采用四只橡膠墊隔震。油泵吸油口接下方圓法蘭,法蘭下方是吸油過濾器,可拆下圓法蘭取出過濾器清洗。油泵出油口用高壓膠管接到主集成塊下方油口,油泵上方泄油口用Φ14管子回油箱。
油泵首次運轉前(或拆卸重裝后)必須在泄油口內裝滿潔凈的液壓油,再接上泄油管。該泵是變量泵,當壓力大于6Mpa時,流量隨壓力升高而逐漸減少,可大大降低電機功率與能耗。
5.2.高壓小泵電機組由小流量柱塞泵、電動機、油泵座、吸油過濾器等組成,立式安裝在油箱上方左側。油泵先與過度法蘭連接,過度法蘭在與油泵座連接,方便維護裝卸。油泵吸油口接右下方圓法蘭,法蘭下方是吸油過濾器。油泵出油口用Φ10鋼管接一只管式單向閥(防止主泵出油倒灌至高壓小泵),然后接主集成塊左內側油口。油泵前面的泄油口用管子接回油箱。油泵首次運轉前(或拆卸重裝后)必須在泄油口內裝滿潔凈的液壓油。
5.3.冷卻泵電機組由擺線泵、電動機、油泵座、吸油過濾器等組成,立式安裝在油箱上方右側。油泵吸油口接右下方圓法蘭,法蘭下方是吸油過濾器。油泵出口接出油閥塊,塊內有安全閥,當壓力意外上升至0.6Mpa時,該閥打開,熱油從下方油口泄回油箱。閥塊上方用膠管接風冷卻器,風冷卻器裝在頂蓋的右側,熱油風冷后,經軟管回油箱的吸油區。
5.4.主集成塊裝在面板后方的中部,上面有先導溢流閥先導溢流閥先導溢流閥先導溢流閥,調節系統最高壓力;電磁溢流閥電磁溢流閥電磁溢流閥電磁溢流閥,調節主泵最高壓力(25Mpa)并控制主泵打壓(得電)或泄壓(失電);節流閥節流閥節流閥節流閥,調節油缸運行速度;單向閥單向閥單向閥單向閥,防止主泵/高壓小泵相互竄油;二位四通換向閥二位四通換向閥二位四通換向閥二位四通換向閥,,,,得電使系統快速升壓;三三三三位四通換向閥位四通換向閥位四通換向閥位四通換向閥,控制左右兩出油口出油或回油;疊加式液控單向閥疊加式液控單向閥疊加式液控單向閥疊加式液控單向閥,,,,即雙向液壓鎖;壓力傳壓力傳壓力傳壓力傳感器感器感器感器,檢測系統壓力。
主集成塊左邊有兩根油管接面板上的直動溢流閥直動溢流閥直動溢流閥直動溢流閥,調節系統低壓。主集成塊下方有兩根油管,分別接左右兩邊的蓄能器蓄能器蓄能器蓄能器,蓄能器用于左右兩側出油腔的保壓,預充壓力Po=20Mpa
主集成塊左右兩側出油管分別接到左右兩側的出油集成塊上,經外側出油球閥通往出油快換接頭。主集成塊下方回油管與左右兩側出油集成塊上的回油管連通后,接至磁性回油過濾器。
6. 氣動裝置
分水過慮器裝在頂蓋的右側,壓縮空氣從這里進入,濾去細微污垢及水滴后,送到減壓閥,減壓閥裝在面板上,(見2.4條)方便調節氣壓,調壓后的壓縮空氣經二位三通手動氣閥進入油缸推動活塞排油。手動氣閥也裝在面板上(見2.3條)手柄拉出時向油缸進氣,退回時從油缸排氣。
五、
操作說明
油缸試運行
連接好被試油缸、關閉面板上二只內側球閥后,啟動主泵,按“左口出油”或“右口出油”鈕(或踩對應的腳踏開關),油缸即可啟動運行(壓力一般小于2MPa)。全行程往復運行數次,直至完全排除油缸及管路內的空氣。
注意:若油缸不動作或行程不到底,可稍稍右旋“低壓調節”手輪,適當上調系統壓力,直至油缸全行程運行。若油缸速度太快,沖擊太大,可左旋“速度調節”手輪,適當降低速度,但速度慢了但速度慢了但速度慢了但速度慢了,,,,功率損耗增加,油易發熱。。。。
起動壓力試驗
將“低壓調節”手輪左旋完全松開,操作“左口出油”或“右口出油”后,緩慢右旋“低壓調節”手輪增加系統的壓力,直至油缸起動運行,記錄低壓表壓力值。
耐壓試驗
被測試油缸到達行程終點后保持左(或右)出油位置不變,按住“快速升壓”鈕(或踩下右邊的腳踏開關),使油缸壓力上升(觀察對應油口的高壓表)。當壓力上升至該批油缸所需耐壓試驗值時(該壓力由“高壓調節”手輪調定, 但不得超過但不得超過但不得超過但不得超過31.5MPa31.5MPa31.5MPa31.5MPa),放開“快速升壓”鈕,讓系統卸荷,由液壓鎖和蓄能器保壓。
注意:
一端耐壓試驗結束后,應慢慢打開該端的內側球閥,卸荷后再關閉。也可松開該端的直角截止閥,放油卸壓后再旋緊。凡高壓試驗后均應如此卸壓凡高壓試驗后均應如此卸壓凡高壓試驗后均應如此卸壓凡高壓試驗后均應如此卸壓,后面不再重復說明。
4.內泄漏試驗
4.1方法一:可與耐壓試驗結合進行,即當系統卸壓,液壓鎖保壓時,關閉高壓端的外側出油球閥,查看單位時間內的壓力降來間接反饋。
4.2方法二:檢測無桿腔至有桿腔(或有桿腔至無桿腔)的內泄漏。油缸運行至一端終點后加壓至試驗要求(可與耐壓試驗結合進行)。然后關閉無壓端的外側出油球閥,松開直角截止閥(不得打開內側球閥),在該閥出口通過量杯精確檢測油缸內泄漏(也可計數單位時間內泄漏的滴數)。
5.外泄漏試驗
在進行1、2、3、4項試驗的過程中,檢測活塞桿密封處的泄漏量,檢查油缸各靜密封處、結合面處和可調機構處是否存在滲漏現象。
6.行程檢驗
使被試油缸的活塞或柱塞分別停在行程兩端極限位置測量其行程長度。
7.油缸排油
油缸試驗結束后,將活塞桿伸出,打開兩只內側球閥卸壓,有桿腔換上壓縮空氣接頭,拉出氣閥手柄向油缸送氣,同時調節氣壓使活塞桿慢慢回縮到底,然后推回氣閥手柄讓油缸排氣,最后卸下油缸處的試驗接頭。
注意:調節氣壓時若手輪轉不動,將手輪拉出幾毫米脫離自鎖,即可轉動調壓。